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,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困扰:今天背的单词,明天就忘了一半;辛苦读过的文章,过几天又变得模糊。其实,这并不是你记性不好,而是人的大脑天生如此。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在十九世纪末做过一个实验,结果绘制出了著名的“遗忘曲线”。
遗忘曲线告诉我们什么
曲线的规律是:记住新知识以后,如果不去复习,大脑会迅速遗忘。在学习的头几天,遗忘速度最快,可能一两天就忘掉大部分内容;但如果能在关键节点上进行复习,遗忘的速度就会明显放缓,知识也会牢固地留存下来。
简单来说,大脑不是无底洞,它更像是需要“维护”的硬盘。只有不断地回顾,信息才能真正转化为长期记忆。
怎么应用到英语学习
把这个规律放到英语学习上,其实非常实用:
- 第一次记忆:学新单词或语法点时,尽量专注。第一次接触就要打好基础。
- 第一次复习:建议在 24 小时之内回顾一次,这样可以拦住最初的大量遗忘。
- 第二次复习:在 3 天后,再次复习。
- 第三次复习:大约在一周后。
- 第四次复习:两周后或一个月内。
这样的复习频率,不用死记硬背,而是把学习任务合理分散,效果会比临时抱佛脚强得多。
我的体会
很多人背单词时喜欢“一口气”刷完几十页,但第二天几乎又得重来,这其实特别打击积极性。我自己的做法是:每天不贪多,固定一个数量,然后用手机设置提醒,按照“遗忘曲线”的节点去复习。这样不仅效率高,而且成就感更强。
小结
艾宾浩斯记忆法的核心是“及时复习”,而不是“重复学习”。和它相处的方式,就是把它变成一个生活习惯。记忆不再是跟遗忘赛跑,而是学会在合适的时间“按一下刷新”。